Thursday, May 25, 2017

人和企业的悲和欢

傍晚下雨了,工人又要面对下班后的困难。唉,生活迫人啊!

坐在別人店铺外以避雨,在想人的欢喜或困境会帶給企业什么样的結果呢?就好像在非洲大小国,大部分人都窮(窮的定义是吃了一餐之后,下一餐不知几时,不是買不起車子和屋子或手机)。他们国家里的企业会快乐嗎?我不知道在哲学,人文硏究里有沒有去探讨,也不知道經濟学有沒有這論点。怪了怪去,怨自己讀書太少也不聰明。所以时常有问题而答不出来。
在发展中国家里,馬來西亞,印尼,泰国或菲律宾,工人们快乐嗎?一国的前首相,感嘆了自己所謂的兒子(国产品牌車)給賣了而悲。我只是想說,在廿年的歲月,在工厰里的工人们成長了嗎?在以后的歲月能否用在工廠里学到的本事活下去嗎?从上市下市的过程里,丢了多少个亿,他明白嗎?他永远也無法明白,因为他一生中只用口來說道理,工人们依靠了工厂,就好象葉子一般,离开了树永远不知道怎样活下去。因为工厂里永远是拿別人的舊技术,工人们学到是舊技术,在市场里需求是有限的,那如何是好呢?

人創造企业是为了生活下去,因为自己的理念不給他人接受,生活壓力下,为了生活就自己來做。当企业发展下去时,有了规模时,才請工人一起做。起初时沒有快乐,也沒有悲伤只有单纯的生活所需而做。

当企业成长时,內里的人会不会成长呢,它可能导致兩極化,一是一起成长,一是停留在以前的階段。所以悲和欢同时开始洐生,有的人快乐因为高薪厚職,有些人悲,只因为只有看到别人领高薪,而自己永远夠吃而已。

企业沒有生命只有利益关系,但人们有。就好像韓劇里(悄語)法官說,企业沒了可再創造,但人要活下去因为沒有可能再創造同一人。(那律师的辨語說,赔偿会令企业倒闭。)

所以工人们离开了企业是喜的,因为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本能活下去。企业的喜是迎來新人新话力,也应该是喜的。

不要等到业务没了而人们被迫离开,那就是一起悲啦。好像Olympus,
Toshiba或Nokia一样。

下市和上市的戲碼还在上演,人们匆匆忙忙地生活壓力下也努力的配合。只怕有一天企业說,我们不要公共交通了,請搭飛机吧,人们又开始头疼了。

Saturday, May 20, 2017

咖啡店

咖啡店里有很多故事,有正经的,有胡說八道的,有奇怪的,也有令人感到深思的話题。
它的存在对我个人來說,是好的。它不只是我解决三餐的地方(嚴格来说只是一餐),也是令我知道其它人是怎样生活,內里的人说的話是大家面对各种问题,现实和交流的地方。

当然八十后和九十后出生的新生代,比较难明白咖啡店的特色,只因为他们从不欠缺物质的供应。他们有McDonald's, KFC, Starbucks, Pizzahut 或 Subway。他们第一選擇会去找有Wifi的地方用餐,努力的上网去和陌生人表达自己还存在。如一天少按一个赞会对不起自己,朋友和陌生人。他们不知道,每一个赞或按一下,給人Google, Twitter, Facebook多少商机和每一秒努力间接的幫他们赚钱。(那是免费勞工)

扯遠了,再说下去年轻人会对我罵翻天了。在我学生时代和剛开始工作时的年代,上餐馆就是去咖啡店。工作时的下午餐去吃一碗面,一頓飯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当然那是个人的观点和体会,不是所有人都会有這感觉。

当快餐店开始出现时,就觉得自己消费不起,又觉得自己又降格了。所以同事们离职或升职时,去了快餐店时,又觉得有一点点高级。所以有机会或有一点錢时,就去快餐店吃一点東西,以安慰自己。其实在学校时有一班優質生,在每天的下課时,他们会去KFC坐坐。我从来沒參加过,只因为我不是他们所認同的一类人。所以我离校之后也沒参予过一次的同学会。说心里话,我也当过他们是我同学或朋友。

我的大衆朋友在咖啡店,在這里找到了許多曾经为生活打拼的人,为了家庭更好生活的人,为了生活而做小贩的人,他们真实的成为了我的朋友。当然他们的遭遇没有好像面子書教主和阿里巴巴集团馬云這样历害,也可能幫不到你什么錢,但一餐飯,一杯水,一杯咖啡他们决不吝啬请您。那滿溢的人情味決不是你所谓的有錢朋友可以給你的。沒有深交的朋友,只有來來去去的朋友,今天他可能去了遥远的地方,永远不回来了,明天可能有新的朋友代替了他。新鮮的人,新鮮的事,新的体会,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看法。它如是一个站,累了可休息,发一下牢骚,不公平的事,又走了。

咖啡店里所討論的話题永远在表面層上,沒有科学論据。所以不要生气也不要想太多,也不用去教導他们。他们需要的是处理方式,简单的方式,最好有几个方式去处理。大道理永远説不通也没人要听,他们听了反而觉得這关我什么屁事?

简单的咖啡,不是什么化学作用的三合一咖啡,也不是快餐里食物,只是地道的口味,咖啡店地道的特色。

怕什么?怕的是有一天這傳統咖啡店会消失了,怕的是没有人可談天説地的朋友们。怕的是朋友们跑去了快餐店,不再有小道消息,也少了你請一杯咖啡,我請吃面的光景,此景不在,对我來说,人生就只剩下空洞。

家沒回,上了网吧去上网发觉到它们的零食,飲料,杯面消费的人多,比7-11快。在那休息睡觉得人也多,也有很多年轻人大声喊叫,交流网上打遊戲的方式。那是另外一个空间。

咖啡店,会不会消失呢?不知道。只知道在先进国如新加坡的咖啡店永远找不夠工人,大型food court已经替代了咖啡店。困难重重,咖啡店只等时间去淘汰了。

以后的网吧,会不会令九十后的人就好象我這样緬懷咖啡店一样呢?

Saturday, May 13, 2017

生活技巧

在人类生活历史里,困难的是怎样活下去。怎样找到食物,怎样找一个可休息睡觉的地方,怎样低抗環境和时候的变化,怎样把食物运动到某一个地方。那就是人类所谓的衣食住行。

在人类文明进步中,慢慢的应用智慧一点点把所谓的困扰一一解决了。那就是科学的進步,智慧的保存和傳承,工业革命的机械化。把人类可以把生活分为,消费,制造,金融,流动,基本設施,建筑,水陸航空,服务,屋业。从(会,熟。精,專)四大人类生活技能培养出各式人员。(在這,问一问自己是什么人员时,才发觉到原来自己的生活技巧是会佔了80%,熟佔了15%,精佔了4.9%,只有0.1%專而己,所以職业成绩不漂亮.)

当以上的消费,制造,金融,流动,基本設施,建筑,水陸航空,服务,屋业的从业者都是精和專时,就是我们在股票市场所看到的上市公司。而所谓的熟和精就是所谓的中小型企业者。

這一世纪就是科技潮流,把行动简单化,訊息快速流动的变化,把人帶入了另一个新的生活方式。

所以企业发展中,有大部分员工的技巧是歸类为(会),少少(熟)的员工,很少精的员工。所以企业会从有到停滞至到消失無踪。

科技业现在新的员工所得的薪酬是最高的。就好象廿世纪八十年代时,工程师一模一样。当然沒人知道的是大部分只是(会)而已,久了也是(熟)而已。精的都在Samsung,Apple, Amazon, Microsoft, Alibaba, Google和Facebook. 專的就是各公司的創办人. 很多人问我网上的生意时,大多数是懂和会而已,所以开办了往往虧了不清不楚。

就好像Starbucks,不是沒有人学和抄,但为何做不起来呢?只因为精和專賣的他们的精通和專业,不是普通人知道的(会或熟)而已。

不过大家都懂得,下来(会)和(熟)的人会面对AI机器人的挑战,从而失去工作。只因为会和熟的资料已经进了大数据,而AI会比我们做的更好更快。

在寫完以上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弱点,所以找工作时会和很多人拼搶,因为我只是一个会和熟的人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