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29, 2025

想得完美、做也太难了吧!

政治会改变个体和社群生活轨迹,它出来的效果擁有兩面性,可以很好也可以很坏。我这样说是因为我把政治理解为“政策治理”。

就好象某人的政治理念是在国家建一条从南至北高速公路,令沿途全部乡村屋都要拆除。許多人因此喪失住所、土地和生存的地方,也有许多人因此得到赔偿金。建筑、物流、旅游等等行业受益且農业因此减少产量。所以这政策对有些人是坏消息,有些人却是好消息。

再说对其它政府机构來说也是好坏參半,卫生、教育等部门因此得到的拨款会因此而减少。

政治也可令国家走入国际纷争或贸易,例如战争、地缘政治分歧或友好国家的贸易协定。

从以上我本身的论述來看,一个政府掌权人应该是管理人,他绝对不会是好人也不是慈善家,因为他每一个政策都是憑自己的政治理念去施行且动用的资源都是国家的,他只是身在其位谋其政而已。他发福利只是工作的一部分,充其能只可说比较会讨好选票吧了!他自行挑起国际糾紛不是捍卫国家利益,只为了自己声望和私利。当一个领袖要建什么场所說可以惠及多少人时,那只是他个人意见和观点,那需要未来历史才可以定量。

从以上自己本身的认知,当某人说一个领袖派福利是好人时,我都忍不住因此而吐槽。政治人物都说妥协是政治学里是必须元素,我却认为现今政治人物的妥协只是各政党的利益交換而不是对民意的体谅。

在资本自由化之中,会发觉到生活就是生产、娱乐是消费的模式。它应该不再是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被一堆社会秩序困綁不再隨心所欲。

在美国曾经有几个资本操作的经典,他们都把这种行为稱为“门口的野蛮人”(barbarian at the gate),这都有著书和拍过电影的。它描述了一个企业用了几十年建立但工人们却是夠三餐温飽,几个扛杆资本家用了短时间得到最大利益。各大金融机构、经理人都因此大赚特赚。大家也可以定义资本主义就是几人富贵万人愁的遊戲,所以世上只有富豪榜却没有自由自在生活方式榜,也沒有一菜一葷吃饭榜只因太多人这样生活了。

在现今美国总统的政策下,收购格陵兰和把加拿大拼入为其中一州,我猜想是为了擁有更大、更长久能源和礦场供应。加关税是为了利用墨西哥的廉价劳动力把回流的制造业撑起来,也可威胁盟友以后組成一个免税贸易圈買美国产品。拿下巴拿马运河切断中国货物进出南美洲和非洲,把能源、糧食供应中国減少,这一舉动如果成功,美国就敢和中国脱构。他的联想是美国将擁有南美洲、欧洲市场的全部。再利用软硬勢力把50%东盟市场搶回来,这样美国债务危机就可避免短时间爆雷,再之后的逼迫簽霸王協议就是美债可延长和免除利息。这都是我猜想美国总统的打算,施行八字真言“破而后立、死而后生”。但这並不容易,只应经济规律是短期看情绪、中期看政策、长期看市场。

他要这样做可能想的太完美也太自信,因为可能短期会令金融资本动盪、资本萎缩、消费低迷,美国的资本秃鹰会不会反撲呢?中期之后盟友们是不是都屈服呢?中期的时间中是不是技术、創新还是领导者呢?最主要的是制造业回流可不可以在中期时间內完成填補市场全部的需求呢?本来政策的稳定连续性下,长期经济在市场自动调整之下会慢慢適应也会找到一条路,但每4年的选举会令市场混乱因为方向不確定性又再开始了,所以依靠市场调节的方式也不靠谱了!

这就是为何金价、贵金属会漲而股票市场跌四天漲一天的原因吗?

Friday, March 7, 2025

永远是梦想、空谈!

既定规则被打破,会恨得牙痒痒吗?

现今的世界商品规则是价格溢价(高盈利)都集中在高端,而不是勞工、農夫(种植业者)、原料(挖矿厂家)。

这种模式令原产品至消费者中的盈利也形成了从低至高模式,最高层的交易者、设计配方者和品牌擁有者的盈利幅度都比生产和勞工者高。再加上生产和勞力者需要勞作的时间也比较長也比较难累积财富,若干年后窮者越窮、富者更富的规律已形成也是现有的世界经济格局。

简单介绍一下我以上的论述,
你是皮包工人,工资一月三千元把产品做出来和把品牌縫上去,每月工作指标是做三十个以上,而品牌方一个包就可賣一万元至五万元,扣除成本盈利可能就是三千至几万元一个包。

你是汽车工厂工人,每月工资五千元,工作是組装发动机或制造发动机其中一个小零件,每月一人要製造几百以上。发动机专利擁有者不用工作,每个发动机售出可以拿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廿銷售额,也賣汽车零件生产线給厂家也规定要付高额維修费和生产线专利费。

以上兩个例子,告诉大家打工人的一生際遇,赚大錢是不可能的。

再加上大多数政府政客喜欢这种模式,令大多数人民长期被工作困住,本身就可以胡做非为。西方国靠这模式令国力比其它国高几个层次,在二战之后主导世界差不多七十年。世界人口58亿勞动力收取廉价工资只为欧洲(7.5亿人口)加美国、加拿大(3.5)服务和供養。

这就是G7的生产、贸易、产品规则,今年开始美国总统把这规则打破,对盟友打压。这根本性的不再共同进退令欧盟加英国和加拿力恐慌。它们怕;
1) 专利独享会单独被美国搶去,
2) 怕美国的市场关闭再也不能从中獲利,
3) 怕美国和俄罗斯瓜分欧洲,
4) 怕世界市场被美国針对,
5) 怕国內问题再也不能以欺负小国去转移矛盾。
6) 也怕前面和俄罗斯打战,后面美国搅小动作。
之后欧盟在與小国谈判时,再难以说小国只是餐桌上的菜单,也难以再开口说以实力为基础的国际规则去欺压小国。

中华文化的“行而不得、反求绪已”欧洲各国不懂也不知道,所以问题出现了总是别人却不是自己,也不知道本身錯了所以得不到,也从来不去檢考本身的錯误。

现实是二战之后,放弃了独立自主的意识,没有选出有政治运见的领袖,只靠美国嘴上的保护傘而洋洋自得。

现在才开始讨论自組军队,困难不少;
1) 沒有软勢力如通讯指挥系统,美国一关闭等导航系统什么武器也没用了。
2) 谁领导这个军队呢?每一国都怕制造多一个霸权,也想自己成为欧洲霸主。
3) 声音不統一,还有一大堆美国忠实粉丝,
4) 小国內的美国军队和武器装备又如何解决呢?
5) 短时间武器装备購買是不是又是美国品牌呢?到最后又是否要求美国开放使用权限呢?
所以不是錢的问题也不是多少人员的军队,也不是制造能力的问题,而是美国允许不允许的问题!

他们开始意识到小国在过去七十年的痛苦无奈,永远是打工人的身份和被欺负的角色。

其实政府官员都知道贫穷问题在哪里,但他们不愿为工人们爭取,只要把产品利润平均分配予每一层階,人民才会富起来国家才能強起来。大国就不能把贪官们贪腐的錢吸走,套空国家资产的富裕人仕就不会把财富移去大国享受把债务留给人民承受。

以上所述现实是梦想,也不用苛求既得利益者会放弃这样源源不绝的利益。就好象打贪宣言,权力者都不愿意放弃委任权和控告权就知道这只是口号也是打压对手的武器。所以大家应该又要再等无数的五年,至到老去死去还心愿未了。